由光明區委宣傳部、光明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光明區舞蹈家協會承辦,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發展中心協辦,光明區玉塘街道和光明區舞蹈家協會聯合制作的深圳市創意十二月暨光明區原創音樂劇《深圳最北是光明》12月在區文化館上演,歷經一年多的集中打磨和反復排練,以原創音樂劇形式呈現光明本土文藝作品中的高光時刻。
藝術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本劇正是從“光明故事”“年輕人”等生活中的關鍵詞出發,以小見大,還原追夢深圳人每一步的努力和不易。讓觀演的市民代入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的歷史性跨越進程,感受到深圳人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通過講述“春天的故事”為每一位觀眾帶來如今的“幸福感”。
不同年齡階段的受眾觀看本劇有不一樣的感受。家住寶安卻帶著一家大小重返光明觀看本劇的黃先生表示,“從這部劇看到了我們過去生活和創業等等的方方面面。這次特意再帶小孩來觀看這部劇,是想讓他們知道曾經的深圳、曾經的光明是什么樣子的。而且我們也由衷地希望這么好的一部劇應該讓更多的朋友能看見。”致力于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深圳最北是光明》從本土人物的故事出發,十分貼近生活,觀看過程中可以感受到深圳幾十間的變化,十分有共鳴。用音樂劇的形式講述“追夢故事”,劇中打造了四個經典且有代表性的主角,分別是“小北”“阿雄”“青青”與“藍姐”。每一個人物角色的塑造反映每一類為生活而努力的“年輕人”的縮影。他們心中各自的夢想,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拼搏的激情,詮釋著過去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中,“幸福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離不開每一“追夢人”付諸的努力。
劇中主演之一的“青青”,來自光明區鳳凰學校的徐佳昌老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部劇講述的是大學生年輕人來深圳、來光明追夢的故事。發生在他們之間奇幻的故事用音樂劇的表現形式出來,更有感染力和說服力。每一次凝心聚力的排練、每一場漸入佳境的演出,我們所有來自光明區不同單位的演員都在享受著這個舞臺,通過演繹當年年輕人的追夢故事,感受著劇中訴說的深圳‘幸福感’”。
據了解,本劇演員全部來自光明本土,光明區舞蹈家協會和音樂家協會成員匯聚在一起,將內心對藝術的熱愛呈現在《深圳最北是光明》的舞臺上下。劇目從2019年開始創作、排練,主創團隊和演員們始終擰成一股繩,期望以更高的藝術標準打動觀眾,將精彩的光明精神展現在舞臺上。《深圳最北是光明》不僅僅是一部音樂劇,兼顧多樣化表達與高質量呈現的同時,更是演員們在深圳逐夢青春的真實寫照。
據介紹,作為本劇的總策劃、總導演,區舞蹈家協會主席李蘇介紹:“這不僅僅是一部作品,還是反映時代、反映城市青春與魅力的縮影,通過創意文化和創意作品,促進光明文化事業發展。未來,我們希望可以通過巡演的方式,讓更多人看到這部作品,從而了解光明,感恩于生活在深圳這座魅力城市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