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字節跳動高級副總裁、教育業務負責人陳林在一場演講上,首次完整闡釋了字節跳動教育業務的理念、使命、優勢和規劃。他表示,字節跳動做教育的使命是“創新教育,成就每一個人”;字節跳動做教育的最大優勢不是流量、產品和技術,而是我們的戰略決心和組織文化;未來三年,教育業務持續大力度投入,不考慮盈利。
陳林認為,目前教育行業在社會、學校、家庭三個層面都有可改進之處,而目前科技要素的變化,帶來了改變這些問題的可能性。
第一個痛點:社會層面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陳林強調,艱苦的學習條件并不是上個世紀的事情:孩子們在泥地上把塑料椅當課桌上課;學生走很遠的山路上學,家里只有爺爺奶奶,沒人輔導。這些場景都是當下還存在的。而艱苦的學習條件背后,是師資力量、教學資料的資源配置都過于陳舊、簡陋。任何行業,任何時代,優質資源永遠是欠缺的,教育資源也是。但“我們可以通過技術,讓優質的教育資源高效、準確地流動起來。”
第二個痛點:學校教育層面,老師陷入大量重復機械性工作。老師們被迫花費大量時間,在瑣碎的事情而不是“傳道、授業、解惑”上。陳林指出,很多老師實際上大部分的精力,都被瑣事占據了,導致他們想花更多心思教學生,客觀上也做不到。
第三個痛點:家庭教育中,家長缺少專業的工具甚至知識。對此,陳林舉了一個“搟面杖”的例子,稱到了21世紀了,當父母們要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最厲害的工具居然還是搟面杖“。他進一步指出,家庭是教育的重要場景,但大多數家長并沒有專業的教育知識,他們需要更合理、更有效的助手、產品、工具,而不是搟面杖,來幫助他們去有效的輔導孩子。
針對上述三個教育行業的痛點,陳林總結到,這些問題存在已經很久了,但隨著科技要素的改變,其中的一些問題是有機會改善,甚至被解決的。“我們認為教育業務有非常大的創新空間。我們有機會為更多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資源,有機會解放老師的生產力,有機會讓普通家庭也能擁有更專業的教育支持。當然,它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成的,它需要長期的投入、更大的創新才能做好。”
在陳林看來,教育業務還有很大創新空間,也只有創新才能帶來新的增量和改變。例如,外界普遍看衰在線一對一模式,認為成本高,天花板低,業務難做大。陳林卻表示,GoGoKid正在做一些降低成本的技術嘗試和創新,如果最后可以實現,市場會被顛覆掉。“雖然很多設想還在驗證階段,但我們相信,這個業務模式有非常大的空間和未來。”
字節跳動創始人兼CEO張一鳴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我其實不焦慮,有耐心。”張一鳴在字節跳動8周年公開信中說,“教育業務必須有更根本的創新,當然前提是我們有更深刻的認知。在新的領域大膽的嘗試,是始終創業的重要標志。”
今年以來,字節跳動的教育業務明顯提速。疫情期間,清北網校幫助武漢教育云“空中課堂”平臺,為武漢市90萬個中小學生的網絡教學提供技術支持。3月,瓜瓜龍英語正式上線,主打2-8歲小朋友的英語啟蒙AI錄播課,并拿下熱門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贊助商身份。
同期,字節跳動也在大規模招聘教育領域的人才。今年年初,陳林曾表示,字節跳動教育業務今年將會招聘超過一萬人。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字節跳動教育業務的探索橫跨pre-k,k12,成人教育多年齡段,產品矩陣豐富,涵蓋多學科、多種課程形式。